本次调研让我们对海南的农村地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,开拓了我们的眼界,更深入的了解了各地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差异。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新农村的建设是越来越好,那里的孩子、农民、村干部,都十分质朴与热情。村干部会带领我们走访,并且还会讲解村子的历史、文化、经济情况等方面的内容。经过我们的采访,了解到村里部分家庭生活困难,有孩子面临辍学的可能,在同情的同时,我们更多了一份宽慰,因为无论家庭经济情况如何,国家都会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上高中、大学的机会,这也正是我们此时社会调研的意义所在。正所谓“教育兴则人才兴,教育强则国家强”,有接受良好教育的青年一代,才会有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。
在此次下乡之前,我们很难想象在21世纪上学也会变成一种奢望。记得第一天在小玲村时,我们在一个巷子路口遇到一位小女孩,她对我们充满好奇,当我们走过去给她讲解资助政策时,她面带慌张的神情中也充满了渴望,在那一瞬间,我们的激情被她点燃,宣讲完后也对她进行了鼓励。真心希望她有一天也能步入大学,给新一代进行科普,带去希望和激励,助力更多孩子圆梦。三下乡,不仅仅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,更是乡村的希望和未来。
但是实践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,我们常常因为听不懂方言,而无法与当地村民更好的交流,也常常被人拒之门外,吃闭门羹。但是,哪怕只有一个人愿意听我们的讲解,也算不虚此行。只要有一个家庭需要高校资助政策,我们的科普就是成功的。
短暂的四天“乡村行”已经圆满结束,在此期间,我们深入东方市八所镇的四个村庄、一个社区、一所学校、一座消防站,真实了解东方市乡村村民对我国高校资助政策的了解情况。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,我们团队收获颇丰,并积累了以下三条重要经验:
第一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“三下乡”顺利进行的基础。在活动开始之前,院领导及各团队负责人对活动做了精心部署,并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明确的指示。出发之前,领导进行了发言并告知我们注意事项,每个大团队都有老师带队,与我们同吃同住,到村镇会亲自与村干部商量具体事宜。各村干部以及学校校长都对本次活动的开展大力支持,并肯定了我们的科普行动,这大大缓解了我们走访的疲惫,也鼓舞了整个团队的力量。
第二、团队间团结协作是活动富有成效的关键。“没有完美的个人,只有完美的团队。”我们在调研时一切听从指挥,为了保障我们的整个团队任务的完成,团队意识伴随了我们始终。我们一起工作,一起生活,共同交流,相互照顾。每个人都有奉献之心,主动承担工作,一切都为团队着想,为队员着想,良好的团队意识是我们本次活动成功的核心。
第三、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。不管是在村里,还是社区、学校,大家都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,并且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小吃,积极配合我们填写问卷,极大促进了整个活动的进程。
回想这四天的点点滴滴,队员们都很有感慨,我们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走进海南乡村,了解海南文化,积极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贡献力量,让青春在社会实践中释放激情,绽放光芒!